110kV電纜穿管的敷設
2.2 接地裝置
管井的接地裝置的設置取決于電纜的接頭位置。區(qū)別于隧道全線設置接地扁鐵,在管井中,僅需在接頭井處設置接地裝置,并使其保證所需接地電阻值,一般不可超過0.5 Ω。
每個接頭小室宜根據(jù)其長短做若干組接地極相聯(lián),其余施工放線井可根據(jù)實際情況,在井的四周輔設閉合接地網(wǎng)。如考慮單個接頭井地網(wǎng)無法滿足要求,可在接頭井之間設置接地電纜,此接地電纜地敷設可占用1根管孔。
2.3 井室設置
管井工程中按功能分包括有兩種井室,即接頭井室及施工放線井。接頭井室顧名思意,即設置于電纜線路接頭處,用于電纜各種接頭的制作安裝及固定。接頭井之間還應設置施工豎井,其功能是在接頭井之間的若干個施工放線井內(nèi)利用某種機械或人力敷設電纜,進行電纜線路的施工。井室斷面可設計為2m×2m,其長度應按其功能的不同而各異。
接頭井室的主要功能是制作及安裝接頭,并將接頭固定其中,對于110 kV單芯電纜,每路電纜的每組接頭為三只,考慮到接頭尺寸及安裝方便,接頭相間距為5m,如遇大截面電纜接頭,還應適當加大。根據(jù)110 kV電纜一般盤長,應考慮每300~500m設一個接頭井室。如按28×Φ200斷面計算,接頭井室的長度應在30 m左右。
接頭井室內(nèi)應配有適當?shù)闹Ъ芑虻跫,以及固定接頭所需預埋件。另外,管與井的銜接處應考慮封堵,井室內(nèi)應進行防水。接頭井應設接地裝置,在井室內(nèi)兩側(cè)均應有接地扁鋼與接地網(wǎng)連接,使接頭處的接地電纜便于安全可靠接地。
考慮到電纜所能承受的牽引力及放線機械的牽引能力,一般電纜直線段間距50 m可放置一個施工放線井。另外,在轉(zhuǎn)角處應設置施工放線井。由于施工放線井僅用于敷設電纜,其長度可設計為6 m左右。井室內(nèi)應配有適當?shù)闹Ъ芑虻跫艿雀郊,用于固定電纜。
3 電纜管的種類及性能比較
目前國內(nèi)具有運行經(jīng)驗的電纜管種類較多,主要有以下幾種:RMDP電力電纜保護導管、無縫鍍鋅鋼管、海泡石纖維水泥管、普通復合玻璃鋼電纜導管、DBS無堿玻纖石英電纜導管。
鋼管僅能用于三芯電纜工程。110 kV及以上電纜多為單芯電纜,考慮到渦流損耗,不能使用鋼管。通過三環(huán)路入地工程中大范圍使用RMDP及DBS兩種管材,我們積累了相當多的使用經(jīng)驗,使管材的選擇上有據(jù)可依。本文中僅對RMDP電力電纜保護導管及DBS無堿玻纖石英電纜導管進行詳細介紹,因這兩種電力保護管均為較新的產(chǎn)品,較之舊式的石棉管、水泥管等有其突出的特點。
3.1 RMDP電力電纜保護導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