評論摘要(共 0 條,得分 0 分,平均 0 分)
查看完整評論
爭論成本管理短長的財務與預算員
現(xiàn)在成本管理雖然是全員管理,但在建筑行業(yè)財務和預算兩個專業(yè),始終是成本管理的重要部門,預算和財務在成本管理上到底應該如何把握,下面就聽一下財務和預算人員的成本管理的道理。
一、理論基礎
財務人員:會計的職責是“核算和監(jiān)督”,翻開任何一本教科書都是這樣解釋,財務人員的工作內(nèi)容注定要與成本核算緊密聯(lián)系,并從核算中發(fā)現(xiàn)問題,進行監(jiān)督。
預算人員:造價人員的職責理論上是一片空白,任何一本教科書中都找不到造價人員應該擔負的理論職責,但預算人員所從事的實際工作與成本管理有著緊密的聯(lián)系,如投標時最終讓利的決策,合同簽訂過程中條款約定對造價的影響,施工中變理、洽商辦理對應的收入和費用等等,不論是甲方、乙方預算人員,從理論上下定義,造價人員的職責就是“成本控制”,以后教科書中如果出現(xiàn)造價人員理論職責內(nèi)容也一定和這幾個字有關聯(lián)。
二、管理范圍、時限
財務人員對成本的管理,95%是停留在事后控制階段,各類票據(jù)、憑證匯總完畢后,對應工程項目收入,確定工程項目盈虧,過程中運用的各種方法,對成本、費用的歸集、分配,只是執(zhí)行會計法、會計準則、企業(yè)內(nèi)部會計章程,對成本管理是發(fā)現(xiàn)了才知道,也就是說打完仗才知道輸贏。
預算人員對成本的管理,5-6%的人能達到運籌帷幄、決勝千里,投標時對成本的預測分析,過程中對成本的掌控,決定了工程項目的成敗,工程公司里沒有這方面的人才經(jīng)營管理就是一紙空文。10-15%的人能達到事中管理的水平,在項目施工階段,發(fā)現(xiàn)投標階段造價與實際不符的問題,通過現(xiàn)場實際情況和對合同文件的理解,補充簽證手續(xù),為結算創(chuàng)造依據(jù)。20%的人可以進行事后控制,也就是參與最終結算。從上述分析看,預算人員是參與了成本的全過程控制,從事前預測,經(jīng)過事中管理,對之后成本進行不斷糾偏。預算人員進行成本的管理的核心能力是對收入的理解,不能正確的對應收入和費用,就不可能具備成本的管理能力。其他超過50%的預算人員,雖然只擔當這少部分人的助理工作,但自身一定要找到突破口,盡快地參與到成本管理的各環(huán)節(jié)中。
三、管理依據(jù)
財務人員管理成本就象在高速路上開車,控制好速度,掌握好平衡,再看準路標就可以到達目的地,因為人員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有法律、法規(guī)、準則、程序等等在約束,只要不做故意違法行為,翻車的可能性不大。
預算人員管理成本就象大沙漠中的行者,除了日月星辰做指引,就沒有別的參照物了,他們要掌握天文、地理、氣象等一切知識,才能到達要去的地方。在造價疑問中,許多人總是在不停的問:“套什么定額?”,“取多少費用?”“有什么依據(jù)?”“措施費率是多少?”等等,在無助的迷茫中,他們渴望面前有一條筆直的高速路為他們指明方向。可預算人員的成本管理之路,除了不斷地追逐市場,不會再有其他正確的方向。指望別人引導,所有的人都在轉向,希望政府象計劃經(jīng)濟時代那樣調(diào)控,政府只是出臺了一些虛無縹緲的清單、定額計價規(guī)范,具體怎么操作,如何約束,結算時怎么調(diào)整,都要靠市場最終拍板。
預算人員工作可操作性比財務人員靈活得多,個人的素質在其中發(fā)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。從事成本管理的預算人員,就象是建筑的基礎,平時不會有出人頭地風光,到松動時,整個公司的大廈將搖搖欲墜。
更多造價博客請到:造價者博客 http://b.shigoog.com 歡迎分享博客及投稿。
一、理論基礎
財務人員:會計的職責是“核算和監(jiān)督”,翻開任何一本教科書都是這樣解釋,財務人員的工作內(nèi)容注定要與成本核算緊密聯(lián)系,并從核算中發(fā)現(xiàn)問題,進行監(jiān)督。
預算人員:造價人員的職責理論上是一片空白,任何一本教科書中都找不到造價人員應該擔負的理論職責,但預算人員所從事的實際工作與成本管理有著緊密的聯(lián)系,如投標時最終讓利的決策,合同簽訂過程中條款約定對造價的影響,施工中變理、洽商辦理對應的收入和費用等等,不論是甲方、乙方預算人員,從理論上下定義,造價人員的職責就是“成本控制”,以后教科書中如果出現(xiàn)造價人員理論職責內(nèi)容也一定和這幾個字有關聯(lián)。
二、管理范圍、時限
財務人員對成本的管理,95%是停留在事后控制階段,各類票據(jù)、憑證匯總完畢后,對應工程項目收入,確定工程項目盈虧,過程中運用的各種方法,對成本、費用的歸集、分配,只是執(zhí)行會計法、會計準則、企業(yè)內(nèi)部會計章程,對成本管理是發(fā)現(xiàn)了才知道,也就是說打完仗才知道輸贏。
預算人員對成本的管理,5-6%的人能達到運籌帷幄、決勝千里,投標時對成本的預測分析,過程中對成本的掌控,決定了工程項目的成敗,工程公司里沒有這方面的人才經(jīng)營管理就是一紙空文。10-15%的人能達到事中管理的水平,在項目施工階段,發(fā)現(xiàn)投標階段造價與實際不符的問題,通過現(xiàn)場實際情況和對合同文件的理解,補充簽證手續(xù),為結算創(chuàng)造依據(jù)。20%的人可以進行事后控制,也就是參與最終結算。從上述分析看,預算人員是參與了成本的全過程控制,從事前預測,經(jīng)過事中管理,對之后成本進行不斷糾偏。預算人員進行成本的管理的核心能力是對收入的理解,不能正確的對應收入和費用,就不可能具備成本的管理能力。其他超過50%的預算人員,雖然只擔當這少部分人的助理工作,但自身一定要找到突破口,盡快地參與到成本管理的各環(huán)節(jié)中。
三、管理依據(jù)
財務人員管理成本就象在高速路上開車,控制好速度,掌握好平衡,再看準路標就可以到達目的地,因為人員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有法律、法規(guī)、準則、程序等等在約束,只要不做故意違法行為,翻車的可能性不大。
預算人員管理成本就象大沙漠中的行者,除了日月星辰做指引,就沒有別的參照物了,他們要掌握天文、地理、氣象等一切知識,才能到達要去的地方。在造價疑問中,許多人總是在不停的問:“套什么定額?”,“取多少費用?”“有什么依據(jù)?”“措施費率是多少?”等等,在無助的迷茫中,他們渴望面前有一條筆直的高速路為他們指明方向。可預算人員的成本管理之路,除了不斷地追逐市場,不會再有其他正確的方向。指望別人引導,所有的人都在轉向,希望政府象計劃經(jīng)濟時代那樣調(diào)控,政府只是出臺了一些虛無縹緲的清單、定額計價規(guī)范,具體怎么操作,如何約束,結算時怎么調(diào)整,都要靠市場最終拍板。
預算人員工作可操作性比財務人員靈活得多,個人的素質在其中發(fā)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。從事成本管理的預算人員,就象是建筑的基礎,平時不會有出人頭地風光,到松動時,整個公司的大廈將搖搖欲墜。
Tags:
作者:佚名
[]